HPV与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根据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在99.7%的子宫颈癌中都可检测到高危型HPV。此外,高危型HPV还可导致肛门、阴道、外阴、阴茎、头颈等部位的癌症。低危型HPV可引起肛门‐生殖器疣和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瘤等疾病。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立场文件显示,HPV感染与全球约4.5%的癌症新发病例相关。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公布的结果显示,2018年全球估计有近57万女性新患子宫颈癌,31余万女性死于子宫颈癌;其中,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近11万人,死亡病例近5万人。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WHO总干事在《加速消除子宫颈癌》报告中提到,实践证明:接种HPV疫苗、筛查和治疗癌前病变、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早期浸润性癌以及姑息治疗是防治子宫颈癌系统工程的有效策略。这些策略有可能消除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子宫颈癌。


病毒的结构及其功能

HPV是一种嗜上皮组织的无包膜双链环状小DNA病毒,由病毒蛋白衣壳和核心单拷贝的病毒基因组DNA构成。病毒衣壳由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组成。

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在HPV病毒颗粒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包装病毒DNA的作用。L1蛋白由72个壳蛋白单位组成,具有型别特异性,而L2蛋白形体较小,在不同型别HPV中高度保守。HPV L1蛋白的五邻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抗原性并且是免疫细胞清除HPV的主要攻击位点,以其作为靶抗原的预防性疫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HPV L2成为有价值的第二代预防性疫苗的研究靶点。

 

病毒的理化特性

HPV属无包膜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对较强,在pH 6~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在pH 5.0以下或者pH 9.0以上容易灭活。在体外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会影响其活性,耐寒不耐热,低温可使病毒保持感染性,在干燥环境中也可存活较长时间,但在55~60 ℃时即发生变质。辐射X线、γ射线或紫外线均能以不同机制使其灭活。脂溶剂对该病毒几乎无作用。强酸、强碱等大部分的消毒剂都可以杀灭存活于体外的HPV,加热或经福尔马林处理可灭活,所以高温消毒和2%戊二醛消毒可灭活,但对酒精不敏感,被污染的衣物和物品可用消毒剂浸泡或煮沸消毒。

 

病毒的基因型别和致病类型

目前,约有200种HPV型别从人体中鉴定出来,根据主要感染部位,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根据致癌潜力,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主要引起子宫颈、肛门、生殖器癌,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低危型 HPV 主要引起生殖器疣和良性病变,包括HPV6/11等。

 

HPV所致相关疾病

HPV感染具有高度的嗜上皮特点,只选择性感染皮肤、黏膜上皮细胞。皮肤或黏膜的破损是HPV感染的启动条件。不同型别的HPV感染可引起不同疾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引起子宫颈、阴道、外阴、肛门、阴茎、头颈等部位的癌前病变,病变可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低危型HPV感染可引起皮肤疣、肛门‐生殖器疣和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等疾病。


HPV致病机制

HPV 感染人体,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通路:感染扩增通路和转化通路。前者,病毒在人体内完成病毒复制的生命周期,目前研究多认为其不会引起癌变;后者,高危型HPV 病毒基因整合进入基因组,E6和E7癌蛋白过度表达,进而引发癌症。


HPV感染子宫颈的自然病程

绝大多数HPV感染为无症状的一过性感染,组织学上可表现为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即轻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1),超过80%的感染可在6~24个月内被机体清除。如果持续感染,则进展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即部分中度 CIN(CIN2)和重度CIN(CIN3)。有>60%的CIN1会自然好转,只有约10%的CIN1在 2~4 年发展成CIN2、CIN3,约1%CIN1可进展为子宫颈癌。通常HPV持续感染经过10~20年的自然演化发展为癌。